虽说大姐的风光黄琳蹭不上,但她还是致力于吹捧大姐。
她说:“我原来跟你讲过呀,1964年中法建交,我们申城日报上就登过我姐服务外交官的照片,你们这些乡下人不懂,她虽然是售货员,但只服务外宾的。”
这就对了,原书中,曾风继母的外语就特别好。
陈棉棉心说该不会曾风他妈一死,黄琳她姐就上位,成司令夫人了吧?
那曾风老妈岂不是比女儿曾丽还可怜?
而且本来这些都只是陈棉棉的猜想,但很快她就又有新发现了。
那就是,原书里曾丽会被蛇咬死,很可能不是意外,而是手段高明的谋杀!
……
赵凌成他们自打出去后,就一直在野外放炮。
也不知是啥样的大炮,轰一次,睡的正香的陈棉棉和妞妞就要被吓醒一次。
一开始妞妞会被吓哭,哭着往妈妈的怀里钻。
但奇怪的是,突然有一天,妞妞就掌握炮响的规律,并且会提前预警了。
那不,有天夜里,陈棉棉正熬夜给总革委写信呢,就看咕叽一下,婴儿床里的妞妞突然翻坐了起来,揉着眼睛,扬起小脑袋说:“妈妈,boo,boo,抱抱!”
紧接着远处就是一声剧烈的爆炸声,窗玻璃被震的唰唰响。
陈棉棉把闺女抱到怀里,问:”小坏蛋,你怎么知道外面要响炮的?”
妞妞才九个月,能说叠词就很厉害了,当然不会解释。
孩子也只会抵着头往妈妈怀里钻:“抱,抱抱!”
女儿太聪明了,就搞得陈棉棉都有点怀疑,她是不是重生的了。
但专门研究了几天,她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其实是,妞妞的听力超乎常人的敏锐。
而赵凌成他们在发炮之前,会先发射一种声波来驱赶周围的野兽。
那声波,人要不专注听是听不到的。
陈棉棉也是跟着妞妞听了几回之后才恍然大悟的。
声波一响,妞妞就知道要炸炮了,就会害怕,求着妈妈要抱抱。
可惜赵凌成不在家,要不然,陈棉棉得好好炫炫。
她闺女就是小天才,真正意义上的天才。
而关于曾丽是死于谋杀的事,陈棉棉是在出差时,无意间发现的。
已经三月了,虽然大地还一片冰封,妞妞也还只有九个月,出门并不方便。
但陈棉棉必须得带着她出趟差了,因为水利工程已经进入尾声。
而作为专职薅羊毛,从来不干事实的庸才领导,她必须得去薅功,抢功劳了。
曾丽要去探望她哥,所以也跟着陈棉棉一起。
俩人带着孩子才上火车,列车员来问:“两位大姐,需要冲豆奶吗?”
列车上的特供豆奶格外好喝,陈棉棉每回上火车,都会专门点上一杯,享受一下。
但今天,曾丽掏出一罐咖啡来:“嫂子,喝我的咖啡吧。”
又说:“你应该没喝过法兰西风味的咖啡吧,今天正好尝一尝。”
陈棉棉确实好久都没喝过咖啡了,当然点头:“好哇。”
但她故意又说:“你哥有什么东西我带就行了,这么冷的,何苦让你跑一趟呢?”
曾丽苦笑:“他太辛苦了,我去看看他也是应该的。”
曾风特地嘱咐,让曾丽必须亲自去,其实是因为他需要胶卷来照相。
他不会让陈棉棉拿胶卷的,因为去年在农场,陈棉棉故意装傻摆了他一道。
农场大丰收,他本来也有功劳,可最后却一张照片都没留下。
这回的水利工程曾风当然就想独占功劳。
不过陈棉棉专门跑去抢功,也是做了万全准备的,她势在必得,要把功劳抢到手。
等咖啡时,望着窗外,曾丽就又说:“我外公家在东北,天气也冷,但那可是肥沃的黑土地,哪像这大西北呀,一眼望过去全是戈壁,穷成这样,也不知道国家干嘛非要投入人力物力建设它,要我说,嫂子,这种地方,咱们就该丢弃掉。”
陈棉棉笑问:“那这儿的老百姓呢,怎么办,就不管他们了?”
曾丽和曾经的祁嘉礼一个看法:“迁呗,迁到气候好,土地肥沃的地方去。”
今年开春后就一直在下雪,而那其实是丰收的好兆头。
河西大地上,冬麦正在疯狂的吸收雪水。
再过三个月,等到妞妞过生日的时候,小麦就会成熟。
那厚厚的白雪全是营养,也会变成沉甸甸的麦穗,今年也将是个丰收年。
馒头油饼,锅盔麻花,人们就又可以变着花样儿的吃起来了。
眼光局限,陈棉棉不跟曾丽争辩什么。
听到妞妞在呜呜的叫,她扭头看窗外,也被惊到了:“哇,好肥的野猪。”
外面跑过几头大野猪,肥的肚子都快拖地上了。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