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子嗓门最大的那群人压制下去了。
至于另立皇三子为东宫的事情,先拖下去,以后再说!
独居内阁的申时行现在大概只想政务恢复正常运转,不要千头万绪所有事情都压在自己身上了。
而且每天还要在皇帝和朝臣之间调解几十本奏疏,心累。
至于立谁为东宫的事情,先拖下去,以后再说!
形势就是这个形势,情况就是这個情况。
对此赵南星却提出了一个疑问:“我们十三人可以接受处罚,以塞悠悠众口,又可避免连累同道。
那么忠烈太监这茬算是揭过去了,但之后若西直门那边又出了什么忠义武官,继续指名道姓的列出一个新名单,又该如何?
难道还要按照西直门出来的新名单,继续接受处罚,继续自废武功?”
皇帝和内阁什么的,有手就能摆平!但还有西直门
陈有年异常苦恼的揉了揉额头,“你这个担忧不是没有可能。”
思索了一会儿,陈有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悖论。
要想议和,就要先摆平西直门;但要摆平西直门,又需要先议和。
赵南星得到信息更早,思考时间更多,又提出思路说:“其实现在的关键是,让林泰来离开西直门。
如果没了林泰来现场逼迫或者撑腰,西直门把总还会跳出来表示忠义么?
只要弄走林泰来,西直门问题就不足为患!”
陈有年:“……”
不知为何,脸有点疼。
当初就是他力主将林泰来发配西直门,现在又要想办法让林泰来离开西直门,这不是打脸么?
而且想弄走林泰来也不容易啊,林泰来现在虽然身份上只是一个充军小卒,但他仍然有实力拒绝不合理安排。
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人都想把林泰来发配到云贵、甘肃、广西之类的地方,但那可能么?
而且当初就是为了避开林泰来的干扰,才把林泰来安置在京城最西北角的西直门,结果最后还是绕不开林泰来。
陈有年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绪不能自拔时,年纪更轻的赵南星反而更冷静。
“关于林泰来之事,还是需要找申吴门。”赵南星说。
陈有年疑惑的说:“申吴门肯出手?”
赵南星不无恶意的说:“吴门身为首辅,就该顾全大局,早日平息纷争!难道他还能坐视朝政瘫痪不成?
所以申吴门就应该上劝皇帝,下抚林泰来,不然就是他这首辅无能!
我们都不便于直接接触申吴门,还是托兵部的朋友,借用申用懋传话吧。”
陈有年又考虑了一会儿后,点头道:“可以试试看,至少在当下,我们和申吴门都是愿意平息纷争的。”
当晚申用懋申大爷回到家里,问候申首辅的时候,提起说:“父亲!今天有人托我向您传个话儿!”
申首辅皱起了眉头,训斥道:“认真说话!这都是跟谁学的语气?”
申用懋低头应了一声“是”,然后继续说:“他们答应,刘忠烈揭帖上点名的十三人,全部降级,并罚闭门自省一个月,绝不再闹腾翻案。
然后想就此息事宁人,不再大肆攻讦,平定朝堂风波。”
申时行闻言喜道:“这是好事。”
第一,朝堂运转恢复正常,自己这执政首辅可以松口气了。
第二,许国下台,王锡爵、王家屏全都蒙上了污点没有洗刷干净,从此带病在阁,以后自己在内阁更轻松。
第三,清流势力十三人被降级,遭到大规模打击和压制,未来一段时间自己面临的压力大减。
第四,自己独自主持内阁期间,争国本声音暂时得到了遏制,皇帝潜意识里也能觉得自己办事得力。
也就是说,在现有战线基础上就地停火并议和,怎么看对自己也是好处多多。
随即申用懋又说:“但是他们也提到,西直门就是议和的最大不稳定因素,请父亲出手弄走林泰来,才能保证和平不会被破坏。”
听到这里,申首辅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可能把事情想简单了。
对于林泰来势在必得的核心诉求,申首辅的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