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什么,但说无妨。”
陶渊明看向了朱超石:“朱将军,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跟丁得章那边,我这几天已经秘密地取得了联系,他承诺只要我们能保护他和其他几个头目在南康城中的家属,他就跟我们合作,加入我们,伏击鲍号之的人马,然后我们再穿上鲍号之部下的衣甲,打着他的旗号,大摇大摆地去南康城,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南康。只不过,战后的南康城,要暂时交给丁得章来代管,赦免他和其他几个没有当初参与叛乱的豪强地主的罪行。并论功行赏。”
刘穆之点了点头:“这个大赦令我可以给你,不过,你有足够的把握吗,丁得章要是不肯合作或者临时反水,或者是朱将军那里无法救出他的家人,你要有强攻拿下莲花寨的实力才行。”
陶渊明微微一笑:“放心,我已经派出了几百人,分批秘密地过了江,他们或是扮成流民,或是伪装成溃军,或是以商队的身份出现,都已经在南康附近分散潜伏了,莲花寨那里虽然易守难攻,但是鲍家祖先当年留下了两条逃生的秘道,这是丁得章不知道的,甚至鲍号之和鲍号子也未必知道,若是我们要强攻莲花寨,走这个秘道,便可得手。”
朱超石讶道:“这种秘道你怎么会知道?丁得章在那里呆了一年多都没有发现吗?”
陶渊明得意地笑道:“鲍家的祖先曾经是在我先祖侃公的帐下效力,立功后才到南康那里定居,这秘道的营建,还是我们陶家当年派人帮他们挖的呢,百年下来,知道这事的人早就故去,但我这里可是有侃公当年留下的地形图呢,想不到居然能在这个时候用上。”
谍战南康端午节
刘穆之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陶公啊陶公,你们家族势力可真的是遍布荆州和江州啊,能力很大,能力很大。”
陶渊明不慌不忙地说道:“这有什么,先祖侃公当年初入仕途时就是在江州为官,对当地的情况很了解,鲍家的祖先就是他在江州为官时就结识的人,所以一路相随,只不过他们讨伐苏峻之乱后,不愿意跟先祖侃公去荆州落户,而是回了老家南康,成为当地官吏。只不过,他们的后人混得不算太好,从原来当过郡司马的官员,混成了豪强地主,甚至是那种强盗匪类性质的。”
朱超石点了点头:“确实,鲍家的情况我查过,百年前因功在当地落户,但几代人下来,爵位早就没有了,也被别的家族排挤,在南康城中无法立足,只能去了莲花寨,那边经过了几代人的修建,成为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山中堡垒,只是,我想不明白,如此险要的地方,鲍家兄弟怎么会就这样放弃,交给外人把守呢?就算进了城,起码老巢也要留下自己人才行。”
陶渊明微微一笑:“因为鲍家内部一直对先祖的选择不满,觉得要是当年跟着先祖侃公去了荆州,而不是回老家,那肯定不会是后来给赶到山中的结果,他们在山里窝了近百年,吃了不少苦头,再也不想回去了,只想着进城过好日子,任何要被强留下来的子侄,都会大闹,甚至一度几乎要火并。”
“最后,鲍家兄弟只能退而求其次,全族离开,但留下了鲍号子和两个儿子留在南康城中,通过控制丁得章的家属,让丁得章给他们看守莲花寨。鲍号之则随着妖贼大军远征,妄图打下建康城,以后就在吴地落户过上好日子了,当然,要是真的给妖贼得手,鲍号子这一家人也是要过去的。”
庾悦不屑地冷笑道:“还想着到建康去建立新朝的美梦呢,哼,没让这姓鲍的死在建康,真的是老天不长眼,不过,这回不会再给他们机会了。陶公,这也算是你们陶家清理门户,为国除奸。”
陶渊明点了点头:“鲍家祖先当年在江州就是曾经附逆过当年在大晋建立之初反叛的流民军,后来被先祖侃公招安赦免,只是他们贼性不改,到了南康后又是经常打劫过路的商队,触怒了其他家族,这才给联手排挤赶到山寨之中的,所以说这一家姓鲍的,都是天生反骨,这回不会再给他们机会了,一定要彻底地灭掉才是。只不过,我们计划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劫出丁得章的家属,不然的话,就算我们能通过秘道消灭丁得章,但若是鲍家来人查看,或者是跟鲍号之接头时,让他看出破绽,那可就不太好办了,这个时候,只能摆开阵势大战一场,就算取胜,也会损失不少好兄弟的。”
朱超石正色道:“只要能有明确的情报,让我们知道丁家家属住在何处,还有那其他几家豪族地主的家属,我就有办法把他们救出城中。”
陶渊明有些惊讶:“这能有什么办法呢?那几家可是分散的居住的,而且在城中也是给鲍号子派人监视着呢。”
朱超石微微一笑:“还有六天,就是端午,以南康的风俗,端午这里是要出城划龙舟来记念屈原的,只要我们先与丁家人取得联系,能换出一个丁家的儿子,然后带着这个人去莲花寨,取信于丁得章,那我们就可以在端午的龙舟会时,把丁家和其他几家的家属都趁乱救出来,而丁家大宅中,可以留一些仆役,下人,易容假扮成丁得章的家属,而我也可以派些部下假扮成他们,潜伏在城内的老宅之中。如此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