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这也是个护身符。
有人想打陈安一家子的主意,也得好好掂量一下,毕竟,搞不好就是一个大的波澜,可不会再像普通人那样,不受重视。
也在这些天,陈安将自己所盘算的事情,又好好想了一遍,想做的很多,但也不能一下子就全都铺开,他觉得稳定一样再搞一样,最是稳妥,步子不需要迈得太急,避免扯到胯。
所以,他去了镇上,叫上宏山,去找了杜春明和韩学恒,和林管所的人商量,先将李豆花原来居住的山沟和周边的那几片山岭给承包了下来,签订的合约是三十年,这地儿,他打算用来养鸡。
投入的钱不少,陈安出了三万,宏山出了一万,合计共四万本金,商量好到时候各项支出、收益,也以此为分配比例。
事情敲定,两人立刻从周边村子,张罗人手开始动工。
先是将通往山沟里的大路修通,周边承包的山岭范围内打上水泥桩,拉上铁丝篱笆,和一些防翻越带刺的铁丝,防止散养的鸡外出,也防止有人轻易进来瞎搞。
至于养鸡场内的设置也简单,建上四间小平房,一间住人,一间办公,一间作为摆放粮食的仓房,还有一间则是以后用来暂时摆放鸡蛋之类的东西。
另外就是一圈木头简单制作的鸡舍。
开出的那几亩地还是要种的,本就是陈安自己的东西,因此有了一圈的铁丝篱笆,等到来年种上包谷,长高了再将鸡放进去,相信它们会是很好的除草能手。
设施简单,叫来帮忙的人手充足,建设起来也快。
不过个把月的时间,已经完工,修好的大路口,竖起了水泥竿子,上面也挂了招牌:兄弟伙巴山土鸡养殖场。
既然是做地道的东西,陈安所养的,也是本地土鸡——巴山土鸡。
巴山土鸡又有三个品种,都是肉蛋兼用型,山地梅花鸡、红毛乌皮鸡和黑羽柴鸡。
这些土鸡品种,也如黑猪一样,在后来受外来肉鸡品种的冲击,近乎灭绝。
在陈安的记忆里,两千年左右,还有畜牧食品局畜牧站的工作人员到处走村串户,从山里农户家里购买这些品种进行保种育种,然后分到农户手里喂养。
到了后来,土鸡养殖成了重点扶持的农业项目,现在开始做,收益不会有多大,但过上些年,前景绝对不错。
等到人们生活好起来,吃腻歪了各种肉鸡,开始惦记这些原生态的土鸡后,再加上扶持…陈安只是想想都觉得很美。
为了弄到足够数量的鸡仔,陈安领着宏山,没少在山里各个村子转悠,也没少瞅着赶场的时间,到周边乡镇去收。
折腾了一个多月,每个品种的鸡仔弄到了三四百只,达到预计的一千只。
然后他和宏山更多的时间就待在这山沟里,照看山里的这些鸡仔,处理那些会伤到鸡仔的蛇、鼠、黄鼠狼、老鹰之类的野物。铁丝篱笆外边,到处是各种细小的钢丝绳套。
一个多月后,一只只鸡仔羽翼丰满,也已经被两人喂出了习惯,放养到外边的山林里自行搜食,中午和晚上各喂上一次粮食,到点的时候,高声叫唤几声,就见周边山林里,一只只半大鸡仔飞快地从林木间钻出来,汇集到棚舍前专门平出的一片场子上。
这片场子专门打成了地板,还将沟里的活水引到场子上,方便它们饮用。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