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心。
&esp;&esp;“王妃,王爷请人传话进来,叫您回府去歇歇。”应柏跟前伺候的宫女对楚王妃说。
&esp;&esp;她却只是木然地摇着头:“我不累,我不能离开他。”
&esp;&esp;端敏公主在一旁瞧着,劝道:“你已经进宫三日了,也该回家去瞧瞧。放心,这里有我呢!再说了,这几天你和王爷都没见面,有些话总也该当面说一说的。”
&esp;&esp;端敏公主的话让楚王妃的心动了动,是啊,她也该和丈夫通通气了。
&esp;&esp;楚王妃回到自家府邸,也不过短短的三四天,她整个人就瘦了一圈,脸色尤其憔悴。
&esp;&esp;见了楚王不免相对而泣。
&esp;&esp;楚王问了问应柏的近况,他自然也是疼儿子的。但如今有更要紧的事,他于是劝王妃道:“先止了哭吧,这不是流泪的时候,我有正事要和你说。”
&esp;&esp;于是便把诸葛夫子亲自到府里来与自己的对话都说给了王妃。
&esp;&esp;楚王妃听后有些犹豫:“这……这成吗?杉儿才不过五岁,平时又娇养的紧。”
&esp;&esp;“这个你不用担心,小孩子家难免都有些任性,这不妨事的。”楚王说。
&esp;&esp;“莫说这事能不能成,就算是送进宫里还不是留在皇后身边?因为这件事她一定对咱们颇有芥蒂,又如何能善待他?”楚王妃心中很不赞同,“柏儿已经那样了,我实在不能再让杉儿去冒险,我只这两个儿子。”
&esp;&esp;说着又掩面哭了起来。
&esp;&esp;“你呀真是妇人之仁!你就没想一想,若是不能让杉儿进宫,那咱们就彻底成了废棋了!”楚王急切道,“就算这次能稍微占了上风,可将来他们一定会报复咱们的。到时候不管是柏儿还是杉儿都会受连累。
&esp;&esp;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把应桐给扯下来,柏儿的前程被他毁了,他也休想做储君!
&esp;&esp;杉儿年纪小,皇后一定会对他更亲的。总之她没有自己的儿子,自然也就会疼收养的。”
&esp;&esp;楚王妃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她没有再相强,只说:“别的事先不说了,就看到底如何处置赵王他们吧!”
&esp;&esp;赵王这边自然是焦头烂额,应桐的举动确乎出乎他意料之外。
&esp;&esp;他虽然下定决心要除去应柏,却没想到居然是他的亲儿子动了手,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esp;&esp;不管怎么抵赖狡辩,终究要为此付出代价。
&esp;&esp;眼下他只想着如何将大事化小,不禁又想起他的老泰山来:“太师怎么还不到京城?若他老人家在,就不会这么麻烦。”
&esp;&esp;盼着太师回京的可不止他一个,皇后也在日夜期盼,甚至打发了人出京去接应。
&esp;&esp;午后皇上身边的太监过来传话,说皇上要到皇后宫里用晚膳。
&esp;&esp;皇后听了连忙命人准备。
&esp;&esp;天还没黑,皇上就到皇后宫里来了,这几天皇上也为着赵王和楚王的事耗费心神,脸上难免带出几分疲惫的神色。
&esp;&esp;皇后连忙迎上前:“陛下辛苦了,到这边榻上躺一会儿吧,我叫人来给你捶着。”
&esp;&esp;皇上抬手揉了揉眉心说:“不必了,叫他们先沏了茶来吧!”
&esp;&esp;“听他们说陛下这几日睡得都不好,臣妾已经命御膳房炖了安神的补汤,不知陛下吃着怎么样?”皇后陪着小心说。
&esp;&esp;闯祸的是她娘家人,她难免心虚。
&esp;&esp;“楚王和赵王闹得不可开交,便是吃再多安神的补汤,也还是免不了要操心头疼。”皇上是真的发愁。
&esp;&esp;“便是再烦难的事,陛下也一定要保重龙体才成,每年冬日您的咳疾都会复发,太医也说了重在保养。”皇后说着哭了起来,“臣妾万没想到桐儿会闯下这么大的祸,前朝的那些事也不知是真是假,难道赵王已经胆大妄为到这种地步了吗?”
&esp;&esp;皇上当然不会任由她哭下去,说道:“这事也不怪你,又不是你叫他们做的恶。不过我也要跟你说,今日里京城的太学生们联名上书,甚至到衙门里请愿。要求严办此事,严惩赵王。”
&esp;&esp;“这……这些太学生们不好好的读书,跟着闹什么?”皇后闻言皱起了眉头,她当然也知道太学生们最是骨头硬,嗓门大,得理不饶人的。
&esp;&esp;“话也不能这么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民愤从来都不可以忽视。这些太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