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章(1 / 3)

&esp;&esp;“真的阿娘?这话我记得了。”小溪拍拍手跳了跳。

&esp;&esp;周淑云动动嘴皮子没管,过几年都该相看婆家。这性子,一点也不稳重。但一想到出嫁的哥儿能耍的日子只有这几年,就随他去了。

&esp;&esp;她跟溪哥儿搭把手,把院里的杂物都搬走,免得月华和榆哥儿磕磕绊绊。

&esp;&esp;林榆和大嫂坐在廊下吃山果子,没让他俩动弹。

&esp;&esp;这边没忙完,贺尧川跟贺尧山匆匆从后院出来,一人手里抓一只鸡,举起来扬声问:

&esp;&esp;“这两只够肥,宰了足够炖两锅鸡汤。”

&esp;&esp;“那便够了,”周淑云看一眼,都不是最爱下蛋的鸡,杀了不多可惜。

&esp;&esp;“老金家的猪养大了,赶在猪拉回来之前,家里要砌一个猪圈,不然拉回来无处养。”周淑云又说。

&esp;&esp;贺尧川想想便道:“就在后院茅房旁砌一个,也好打理猪粪,气味飘不进前院。我跟大哥还有爹砍树搬石头,还是找去年做骡棚的吴全子来,他的手艺好,不怕塌圈。”

&esp;&esp;猪圈的钱他跟大哥摊了,不要爹娘出,按理来说也该他和大哥出。

&esp;&esp;开春之后事情接踵而至,要建猪圈,开早食摊,给家中野鸡配种,田里也需要人照料,人人都有事情做。

&esp;&esp;繁忙又踏实。

&esp;&esp;贺尧川轻碰林榆的肚子,他努力感受里面的小生命。

&esp;&esp;“年年,”林榆笑眯眯,在贺尧川手心写下这个字。

&esp;&esp;贺尧川没学到年字,这次学的很认真,一笔一画都记在心里。他学的最认真的,只有林榆的名字,现在多了娃娃的。

&esp;&esp;“原打算今年开春买两亩地,现在是不成了,手里的银子我想紧着你和孩子用。买地可以缓缓,春日鸡群陆陆续续下蛋,等卖了蛋钱再买地,也能赶上春耕。”

&esp;&esp;十两银子不少了,但想让夫郎跟孩子过好日子,是远远不够的。

&esp;&esp;林榆欲言又止,经过深思熟路后,他开口道:“我跟大嫂不能干活,爹和大哥要下田,娘也要经营早食摊。你一人忙不过来,不如再请一个长工。”

&esp;&esp;“娘那边有满哥儿,工钱是从娘手里出。我们单请一个长工,帮着照料鸡鸭和小猪,割草打扫什么的,你就不用太累。”

&esp;&esp;周淑云前几日买了几只半大的鸭子,现在已经放去水里游。今年三窝野鸡一孵,规模远不是去年能比的,每天单单吃草,都能吃几十筐,贺尧川再健壮的汉子,一个人也干不完这些。

&esp;&esp;更别说,他俩还要跑生意。除了跟陈老板,还有很多散户,要多多扩大门路,不能只跟陈老板一家合作。

&esp;&esp;贺尧川深思熟路一番,点点头同意:“那便在附近村子里找,乡下雇一个长工三百文,不算太贵。”

&esp;&esp;等林榆肚子大了,肯定离不开人,贺尧川想近身照料。就算秋天生下来,坐月子、照顾娃娃都需要人,他想亲历亲为。

&esp;&esp;长工的事情决定了,第二天,贺家大堂叔给介绍一人,是赵家沟的人,叫赵大力。

&esp;&esp;赵大力家里贫穷,三辈都没攒下一亩田,爹娘和哥哥都是佃农,靠财主家的田地过活,光地租每年就要抽去一半。

&esp;&esp;今年弟弟十六岁,能分担租地的农活,他便想重新寻一份生路。

&esp;&esp;听说贺家三百文一月,每年还能涨月钱,吃喝都跟主家一起,有什么不满意的。

&esp;&esp;因为家里穷,他干活也能吃苦。学不会别人的弯弯绕绕耍心眼,只知道埋头苦干,说直白些,就是老实巴交。

&esp;&esp;林榆看过人,约莫三十五岁,虎背熊腰干活没问题,手掌一层厚茧,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

&esp;&esp;又跟赵大力聊了几句,“就他吧,先做一个月试试,工钱二百六十文。若能留下来,再涨到三百文。”

&esp;&esp;其余的,也不用林榆多说。赵大力都知道,来了让他住柴房,那里原先就摆了一张竹木椅,摊开就能睡人。

&esp;&esp;柴房里有粮食,周淑云不放心。

&esp;&esp;“无妨,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林榆道:“若真是犯了错,直接送去官府。”他选择相信,但也说不准人心。万一呢。

&esp;&esp;柴房里,赵大力只带了一个包袱。他只有两声衣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