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一处小海湾中,停泊着第二舰队,第九零一水战中队的六架“海风”水上战斗机。中队长马交龙上尉捏着香烟徘徊在伸入海湾的栈桥上,不时回望海滩上那顶竖有无线电天线的帐篷。
&esp;&esp;怎么命令还没来?难道说不需要九零一中队参战了?还是说,不相信九零一中队能够完成任务。马交龙很清楚,这支他亲手创立的部队曾引来的多大的非议。
&esp;&esp;“水上战斗机?这种没意义东西有必要存在吗?”
&esp;&esp;“普通的水侦装上机枪也可以战斗啊。”
&esp;&esp;“纯粹是浪费钱!”
&esp;&esp;诸如此类的打击并没有令马交龙气馁,在少数几位高层大员的支持下,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了部队的组训,与部下一起摸索着编写训练大纲,短短几个月内就完成了新型水战的转换训练,并参加了战前最后一次也是部队惟一一次的舰队实兵合演。中队在演习中的优异表现给舰队司令郑浦泉留下了深刻印象,马交龙也受到了司令的特别嘉奖。就在那次演习结束后不到一个月,九零一中队奉命搭乘特设水上飞机母舰“云天”号开往马尼拉湾,随登陆部队之后,进驻到这个无名海湾。
&esp;&esp;一大早马交龙就接到了司令的命令:预计敌舰队将在今日午前突入马尼拉湾,命你部即刻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击落任何企图接近海湾之敌机。原来太平洋舰队参谋部早已料到敌联合舰队有可能派出舰载飞机先行侦察马尼拉湾内情形,若是让敌机顺利地进至海湾深处,或是飞临主力部队设伏海域上空,龙军的后续作战企图将完全落空。
&esp;&esp;等了好久,那座帐篷的帘子终于从里面掀开了:“舰队司令部来电,坐标点法现敌舰队!”
&esp;&esp;马交龙甩掉烟头,掏出兜里的海图画了个圈:“找到敌人了,目标在卡巴鲁延岛西北,弟兄们,我们照一号计划,分三队巡逻,我和小宋去甲区,2小队去乙区,3小队去丙区,都准备好了吗!”
&esp;&esp;早已守在飞机座舱里的部下们纷纷探出了头:“一号机待命!二号机待命!三号机……”
&esp;&esp;“全队出动!跟我来!”
&esp;&esp;几分钟内,九零一中队的六架“海风”在海面拖出长长的水迹,整个中队爬升到一千五百公尺后,编成三个双机小队,分别向海湾西侧、西北和北面的巡逻区直冲而去。
&esp;&esp;20分钟后,马交龙在卡巴鲁延岛东南现了第一个目标:一架没有浮舟的小型飞机,位于本机右上方,航向东南,速度很慢,对他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猎物了。这时,一旁的僚机摇动起翅膀,马交龙会意地向僚机打出手势:我先上,你掩护。加大油门,拉起纵杆,蹬下舵板和副翼板,马交龙的零号“海风”轻快地在空中划出一个三维的双重曲线,很快绕到了敌机后面。
&esp;&esp;对方显然发现了两架不怀好意的飞机正在接近,吃力地转起弯来,企图向北面逃窜,马交龙当然不是喜好放生的善男信女,以熟练的作咬紧敌机,拉开机枪枪栓,按下射钮,机头螺旋桨后的两挺一二式空冷重机枪顿时喷射出炽烈的枪火,曳光弹的轨迹在天空中跳起舞来。距离不断接近,从一百码到三十码,敌机没有反击,任由“海风”的机枪在机身上开出越来越密集的弹孔,马交龙这才看清楚,这是架拆掉起落架的索普威思单座机。断续的射击只进行了不到一分钟,敌机引擎便冒出了滚滚浓烟,飞机失去控制,向海面急俯冲下去,马交龙远远地跟在后面,直到亲眼目睹对方连人带机撞进大海。
&esp;&esp;一刻钟后,马交龙又在卡巴鲁延岛西面找到了第二个猎物,这是架肖特水上飞机,后座设有一挺装在环形架上的哈乞开斯机枪,马交龙没有给对方反击的机会,“海风”要比对方灵活得多,凭借高度和度上的绝对优势,马交龙驾着座机背对阳光进入,从敌机后上方连续攻击,仅三次长点射便将对方打得吐火,翻滚着掉了下去。大约在同一时刻,九零一中队的第2中队在马尼拉湾中部发现并击落了另外两架敌小型机,此外队在海湾东部发现一架肖特水上飞机,成功将其迫降俘获。
&esp;&esp;远东联合舰队的航空侦察力量就此全军覆没,伯尼中将失去了他最关键的侦察手段,而就在他对此还一无所知的时候,他的前卫部队已经绕过了卡巴鲁延岛,取东南偏南航向,小心翼翼地向马尼拉湾深处前进。
&esp;&esp;12点35分,处于舰队最前方侦察线上的“雅茅斯”号快巡洋舰突然生大爆炸,几分钟后,前卫队旗舰“澳大利亚”号左舷也忽地腾起两股数十公尺高的水柱。单薄的“雅茅斯”号只挣扎了不到一刻钟便没入海面下,“澳大利亚”号经此一击,顿时失去了动力,如一条死鱼般瘫在了海上。
&esp;&esp;伴随在前卫队左后方的法荷联合驱逐舰队顿时忙碌起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