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本来,贾赦担心会伤害到乌恩的“幼小心灵”,毕竟这也算是用阴谋逼死一个垂死的君主。但乌恩根本没有觉出什么,他对北戎的最后一点感情都寄托在他的阿公阿齐格身上,其他的都只是仇恨,等到报仇之后,他会回大周,并永远不回来北戎。
&esp;&esp;一切都是为了报仇。他总是在心里这么说服自己。
&esp;&esp;乌日格王已经不能动怒,今日有拖穆的刺激,加上他这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相信很快,这北戎就能传来新王上任的消息了。
&esp;&esp;当然,总要再用点手段更保险,他从怀里倒了一枚红豆似的丹丸,不顾乌日格的挣扎,便摁进了对方口中。
&esp;&esp;他不会解答任何乌日格的疑问,也许这丹药有毒,也许没毒。就看乌日格如何猜测了。
&esp;&esp;果然隔天,王帐那边传来了乌日格王御驾殡天的消息。死得这么迅速,看来是乌日格自己忧惧过甚了。
&esp;&esp;第94章 回程
&esp;&esp;因为贾赦铺垫了好些时候,所以当乌日格王一命呜呼的时候,倒是没几个人怀疑到拖穆头上,毕竟拖穆之前确实“低调内敛”,甚至在骁勇善战的北戎人看来,有些胆小懦弱。
&esp;&esp;所以,谁也没有第一时间将乌日格王驾崩的事情和那几个庶出王族联系起来,但拖穆还是担心这件事——他把乌日格王“气死”的事情东窗事发。
&esp;&esp;索性将乌日格的心腹都剥夺了权力,打发他们处理乌日格王的后事,等人离开之后,便安排了自己的心腹身居要职,将权力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
&esp;&esp;这个时候,他倒是开始感谢他那个霸道专横的弟弟了,北戎上下有勇气反抗的“硬骨头”被清理了个干净,剩下的都是些唯唯诺诺,终日只会聆听圣言的“应声虫”。
&esp;&esp;这倒是让拖穆省了很大的力气。他在几日之内迅速将内政大权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几乎没有动用一兵一卒,这场“改朝换代”便以一种轻松荒诞的形式落下了帷幕。
&esp;&esp;同时,拖穆也是一个很讲信用的人,就像他和帕恩私底下商议好的那样,他在坐稳了位置之后,便给帕恩安排了个大周使臣的名头,让他领着队伍去大周送国书。
&esp;&esp;基本上这些国家换了王位上的人时,都会以这样的形式互送国书,以示友好。当然,北戎的这一习惯只是终结在了乌日格王手中,在拖穆登基后又重拾旧例,为寻求两国的友好关系而努力起来。
&esp;&esp;另外,这一举动还有一重意思,那就是帕恩会留在大周,作为两国和平建交的象征。这一点,拖穆已经在信函中讲明了自己的想法,毕竟虽然他最近忙着搞下乌日格王,自己坐上王位,但是大周的风向还是有所耳闻的。
&esp;&esp;既然大周皇帝已经有了这个意思,他何不顺水推舟,既卖自己这个与自己亲善的侄子一个好儿,又与大周行事一致,其他的事情等他彻底掌握北戎政权再说也不迟。
&esp;&esp;就像拖穆在大周有眼线,同样的,大周皇帝也在北戎有探子,这是双方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只不过是心照不宣,假装不知道罢了。
&esp;&esp;本来这几日大周朝堂之上就为了这件事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这下,北戎的拖穆新王都诚心派出自己的侄子来大周奉送国书,那么他们大周也不能无动于衷。
&esp;&esp;一直争论不休的事情也有了定论,老皇帝深觉脸面无光,自己终究是在与司徒晟的针锋相对中败了一步,毕竟北戎一方送来的是王族血脉,那么相对的,他们大周也要送一位皇室子弟去北戎,以示友好。
&esp;&esp;但现在的情况来看,老四明显想要老九外派去北戎,他也曾提议过让一向和老四亲近的老七司徒宴,但因为他早年习惯冷落这个儿子,加上司徒宴胸无大志,就算他四哥起复之后,也没跑到他四哥这里寻个重要的差事,眼下也只是终日躲在府中,赏玩字画,与自己的新婚王妃待在一处培养感情。
&esp;&esp;他刚提议让老七去北戎一趟,那边老七府上就传出了消息,说是王妃有了身孕,这下子,老皇帝心中一堵,面上还得为自己儿子有了后代高兴,倒是五味杂陈。至于老三,虽然之前担着一个“贤王”的名头,现在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来看,明显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混账东西。
&esp;&esp;就算老三想要去北戎以修两国之好,他也不能同意这个儿子出去搞事情。这么左挑挑,右捡捡,便只有老九司徒曜可以用了。大周的皇帝在心里安慰自己,不过是去北戎待两年,一个吉祥物一样的存在,等到双方的关系修好之后,便只派个官员在那里就行,老九就能回来了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