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版主>情欲小说>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7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73节(1 / 3)

&esp;&esp;只是单纯的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的完美世界,并用诸子百家,以及古之先贤的事迹做为论证。

&esp;&esp;告诉世人自己不是胡诌的,而是根据先贤思想事迹推导出来的。

&esp;&esp;并且还承认无法达成,只是希望能给为政者提供一个参考。

&esp;&esp;确保不会引起世人的反感和抨击,更是为了避免过早刺激到理学。

&esp;&esp;他希望能借助这一篇文章,引导世人来思考,大家需要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esp;&esp;如果接下来有相关的投稿,他会利用自己的特权,挑选几篇刊登出来。

&esp;&esp;如果没有相关投稿,他就化名写几篇刊登。

&esp;&esp;以此来引导更多人参与进来。

&esp;&esp;等到参与的人多了,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多了。

&esp;&esp;他再推出大同思想。

&esp;&esp;到那个时候,即便对大同思想不认可的人,也会忍不住来翻阅。

&esp;&esp;只要他们愿意翻阅,就足够了。

&esp;&esp;理论成熟、论据完善的大同思想,会给他们深深的上一堂课。

&esp;&esp;这就是陈景恪的计划,堪称四两拨千斤。

&esp;&esp;方孝孺与人肉搏完全不同。

&esp;&esp;当然,陈景恪也没忘记方孝孺。

&esp;&esp;这份报纸上面,刊登了好几篇唯物论的文章。

&esp;&esp;这是朝廷举办的期刊,此举可以说将朝廷对唯物学的态度,明明白白的摆在大家的面前。

&esp;&esp;而朝廷的态度,最能左右读书人的选择。

&esp;&esp;毕竟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自然是学习朝廷支持的学问,才能更好的做官。

&esp;&esp;当年汉武帝并没有禁绝百家,他只是给儒家开了后门,允许儒生优先出仕。

&esp;&esp;然后诸子百家就纷纷消亡了。

&esp;&esp;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文章,满满当当的写满了十大张纸。

&esp;&esp;大致翻看了一下内容,陈景恪就问出了一个核心问题:

&esp;&esp;“成本如何?”

&esp;&esp;解缙回道:“第一期总共刊印了五千份,成本在四十五文左右。”

&esp;&esp;陈景恪眉头微皱:“贵,太贵了。”

&esp;&esp;解缙反驳道:“已经很便宜了,同等内容的书籍,要好几百文钱。”

&esp;&esp;陈景恪说道:“但书籍只需要买一本就可以了,周报要经常买。”

&esp;&esp;“四十五文看起来比书便宜,但一年算下来价格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起的。”

&esp;&esp;解缙无奈的道:“已经将成本压缩到最低了,再便宜就赔钱了。”

&esp;&esp;陈景恪摸了摸手中的报纸,说道:“这个纸质量太好了,换成草纸。”

&esp;&esp;解缙惊讶的道:“啊?这……草纸质量太差了,怎么能用来印书呢。”

&esp;&esp;陈景恪解释道:“报纸的特点就是向读者传递最新消息,并不是让他们拿回家当经典进行研究的。”

&esp;&esp;“看完就扔,才是常态。”

&esp;&esp;“所以完全没必要用这么好的纸张,质量稍微好一点的草纸足以。”

&esp;&esp;其实前世的报刊杂志,都是这种思路。

&esp;&esp;用的都是低品质的纸,就为了降低成本。

&esp;&esp;当然,一些珍藏版的特殊期刊除外。

&esp;&esp;还有些主打所谓高端的期刊,也会弄各种噱头炒作,维持高价割韭菜。

&esp;&esp;但这些都不是正常报刊了,不具有借鉴性。

&esp;&esp;正常的报刊,都会用低质纸压缩成本。

&esp;&esp;这时朱雄英也认同的道:“我认为陈伴读所言甚是……”

&esp;&esp;“报纸的目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向读者传递最新消息……”

&esp;&esp;“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足够了,别的不需要考虑。”

&esp;&esp;“况且,报纸刊载的内容如此广泛,读者不可能每一篇都喜欢,大多其实都是看完就扔了。”

&esp;&esp;“如果他们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