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他还要在村里办学堂,笑死个人,哪有人供得了娃娃读书呀,那都是城里有钱人家才做的事。”
说者无意,听者却留了心。
*
当晚,夜雨淅淅沥沥地淋着村子,前后院的石板滴滴答答,窗外飘入清凉水汽,夹着一股草木土味。
难得凉快,水笙早早躺进床铺,没立刻睡觉,先挨在赵驰身侧,又慢慢转入对方的臂弯。
赵驰也纵容,于是,水笙的脑袋靠得更近,干脆趴在他的胸膛上。
为了避免走火,赵驰托起少年腰背,自己的下/身朝外挪远几寸。
“赵驰,你念书给我听好不好?”
赵驰拍了拍他的后背:“我不会念。”
三字经和百家姓水笙已经能通读了,赵驰只记得一些兵法,说给水笙听,实在枯闷。
心思一闪,问询:“可想去学堂念书?”
“学堂?”水笙嘀咕,“要花好多钱吧,今日听村民闲话,很少有人能送娃娃去学堂。”
赵驰:“明日去打听一番,”
又叮嘱:“别老想钱的事。”
水笙软软地应了,整个人往前一凑,抱紧方才往外挪了几寸的身躯。
赵驰托起掌心下的少年腰身:“……”
没辙了,隐隐有立起的趋势。
看水笙高兴,只得暗暗忍耐,不愿扫兴。
抱就抱吧。
宁可自己煎熬地忍一会儿,最多等人睡下以后,去澡房多冲两桶冷水。
夜里一场雨,清早空气凉快,山野焕发蓬勃青绿。
赵家老屋,院子积了一地水,桂花树被雨水打下许多叶子,层层堆满,踩上去窸窣发响。
赵驰天没亮就去冲冷水了,从澡房出来,顺手清扫院中的积水和落叶。
狼犬蹲在水潭旁边,勾出爪子玩了一圈飘在上面的树叶,等肚子饿了,朝赵驰嗷呜叫几声。
它几步跃到大门,前爪扒拉出一条缝隙,钻出去后还把门缝重新顶回去,头也不回地往附近的山里跑。
刚下完一场雨,山里禽兽活跃,正是最好的狩猎机会。
它虽然被赵驰和水笙养着,但并未泯去一身野性,出落得越发像一头黑狼。
*
天色擦亮,赵驰清理干净院子,转身走进灶间,生了火,几缕白白烟雾滚进茫茫的晨色里。
房门吱呀一声,露出单薄身形。
水笙揉着朦胧惺忪的睡眼,几步停在灶房门外,还没进去,嘴上就先喊:“赵弛~”
赵驰探身看他:“准备吃东西。”
水笙“嗯”一声,跑去拿洗漱的物什。
他蹲在墙角刷牙洗脸,瞥见周围空空的,小狼这会儿进山吃东西,吃饱后还要玩会儿才回来。
早饭很快上桌,一盘鲜肉汤包,两碗稀粥。
赵弛胃口大,稀粥偏稠,分量实,水笙猫胃口,用的碗比赵弛的小上一半。
赵弛还煎了鸡蛋,拍融半颗蒜炒红薯叶子,又从架子上打开一个密封的灰色陶罐,挖出几勺腌制过的芋头杆。
芋头杆酸酸辣辣,炎热天气,搭着稀粥吃格外开胃。
水笙进食速度不快,一勺白粥配着两颗芋头杆慢慢吃。
赵弛很快将碗里的东西扫空,瞧见水笙不紧不慢地,并不催促,先出去洗干净碗筷,又拿了两朵莲蓬进屋。
水笙摸着胖乎乎的莲蓬,赵驰用手抠开其中一朵,粗长有力的手指将莲子剥出放入碗里。
莲子叮叮当当响,推到他面前,给他当零嘴吃的。
水笙拿起一颗送进嘴巴,清甜的味道沿着味蕾扩散。
他把莲子送到赵弛嘴边,眼神几分乖:“你也吃。”
赵弛咬一口,嘴巴碰到少年细长的手指,立刻挪开。
“怎么啦?”水笙打量莲子,“坏了么?”
“没坏。”赵弛心内低叹,“吃完我们到荷花村走一趟。”
既有念学堂的打算,二人想过去了解情况。
又道:“吃不完,一会儿把莲子装起来,带在路上吃。”
水笙:“嗯~”
赵驰用布袋给他装好,挂在腰肢一侧,随时可以吃。
*
天光明亮,村民陆陆续续往田地和山里赶。
看到赵弛和水笙,都问:“今天不开摊啊?”
赵弛:“有点事。”
旁人一看,两人往桃花村的方向走。
步行半时辰,进入村口,与附近打柴的村民打听,很快问到李秀才的住处。
方圆数十里,地方只出这一名秀才,名唤李文秀。
李文秀这些日子又要办学堂,可非小事,消息都传开了。
水笙跟着赵弛来到一间院子。
院子比寻常屋舍大一些,门口涂着漆,因日晒雨淋,颜色脱落,变得有些发暗,
两边围着几块菜畦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