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翊早就知道他会这样问,于是他继续捋着胡子得意地笑了一声:如此,温兄可真的是孤陋寡闻了。王爷是有亲兵队和死士队是全朝堂都知道的事情,所以朝中之人都谨言慎行。不过王爷最近好像转了性子,从前他可听不得那些逆耳的忠言啊。
温郁听到之后苦笑着:这么说来就只有下官不知道这件事,所以才会得罪王爷,王爷才派死士队想要取下官的性命吗?
申翊摇了摇头:也不一定,王爷虽然派人去你府上,但你不是还好好站在这里吗?只要你继续谨言慎行,努力讨好王爷,说不定王爷一高兴就会复你尚书之职了。对了,王爷不是贬了你的官后也没有选定新的户部尚书人选吗,依我看王爷还是属意于你的。
温郁听到他这番话后不得不陪笑道:申大人,我们私下里这样议论王爷似乎有些不合礼数吧?
申翊听他这样说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复杂的神情:诶你就是在礼部待久了被他们那些礼仪规矩束缚住了,像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畅所欲言。
温郁听到申翊这话之后:我们都包括谁?
申翊的笑容忽然凝固在脸上,片刻后:自然是朝中的一些同僚们。
温郁听他这番话后像懂了似的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啊,但是我温某人与申大人并不相熟,申大人却肯将这些密语告诉下官,难道申大人就不怕下官转头将这些话告诉王爷,王爷再治你们一个欺上瞒下的罪名吗?
申翊还从来都没有想到温郁会这样说呢,他以为温郁恨极了宣凤岐,所以现在所做顺服之事也是为了保住性命,但他还真的没想过温郁会转头向宣凤岐摇尾乞怜。
虽然他没想到,但他还是不怕的。
温郁察觉到了申翊脸上这一丝细微的变化,于是又笑着说道:下官是开玩笑的。
申翊听到后脸上的笑意再次绽开,就当他再想说什么的时候,温郁一副十分愤怒地看着他:下官虽然不会去襄王那里告状,那也请尚书大人往后谨言慎行,万不要做那些长舌妇之举。再说了,我温某与襄王有着血海深仇,就算有一日襄王真的要我向他摇尾乞怜,那我也会选择去死,而不是做一个卑劣之人!
说完,温郁就狠狠甩了下去衣袖转身离去。
申翊愣在原地片刻,他的眼中的神情开始变得复杂。他刚才说出那些话原是想试探温郁是否是宣凤岐那边的人,因为这段时间他已经发现宣凤岐在查他了,但他身在玄都之中没有办法,若是他向那位主子求救的话那位主子还会保他吗?
不,只要他还有用,那位主子就一定会保住他。
温郁气哄哄地走在出宫的长街上,就当他快到玄武门的门口的时候,他忽然看到一个拿着撒把的小太监朝他走了过来。那人走来的时候还四处张望着,好像在看周围有没有人。
温郁见状停了下来,小太监见周围没有人于是连忙过来:大人,王爷在乾坤宫等您。
温郁听到这话之后深深叹了口气。
夏末的时候宣凤岐就已经从避暑的紫霄行宫搬回来了。夏末初秋的残荷无精打采的蔫在了池塘中,塘中的水都被那一片枯瘦浸染了,在那褐色的残枝败叶中还夹杂着一些未凋落的青绿荷叶和花瓣。
宣凤岐见温郁的地方还是乾坤宫的阁楼上,温郁看见那座宫殿的时候总是想起他第一次在这里见宣凤岐的情景,他想起了宣凤岐如白玉似的脖颈上的红痕,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想再看一次。
宣凤岐见到温郁赶来后就屏退了众人,殿门关上后,这暖阁里就只剩下宣凤岐和温郁两个人了。
宣凤岐看着温郁低着头,于是便笑了一下:怎么不抬头看本王,怕本王吃了你吗?
温郁听到这话后回过神来,他还没从不久前申翊那番话里回过神来,他收敛了自己情绪抬起头来对他宣凤岐那双明眸:王爷特地命人带下官来此可不是为了跟下官说这些话的吧?
宣凤岐正了一下神色:本王交代你办的事情你办得怎么样了?
温郁听到之后从自己的衣中拿出了一小本折子,他上前欠下身子伸出双手递给宣凤岐:这是下官这半年所查到的蛛丝马迹。上面有买官之人的名字,也有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中饱私囊之人。
宣凤岐打开他递上来的折子,他看到那一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后眉心不由得紧蹙起来,当他看到最后时:就这些了?
温郁又连忙道:下官能力有限,查到的也只有这些了。虽然下官未直接查明吏部尚书申翊,但是他确实收到过不少别人的好处,至于把柄,下官还没有查到,请王爷恕罪。
宣凤岐将折子一合,他一边揉着眉心一边说道:给你半年时间你能查到这些已经很不错了,既然这些事情都是你查的,那等到秋猎过后本王便将你调到吏部去,到时候你先处理这些已经查明了的人,如有任何难处,你可用本王的暗卫。
温郁听到这话之后微愣了一下,随后他回过神来:王爷不是怕下官打草惊蛇才让下官去礼部盯着那些人的吗?如今王爷怎么放心大胆让下官去吏部惩
好版主